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 面试 >> 指导

2020年上海公考面试热点:“数战数决”打造硬核疫情防控网

发布:2020-06-18 12:32:32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综合分析能力是公职类面试考试中重点测查的一项能力,与之相对的综合分析题型也成了面试中的常考题。但是,考生普遍都会觉得综合分析题好难,今天上海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就从思维层面讲解下如何答好综合分析。
  更多上海公务员考试资讯可以关注上海公务员资讯网公众号,微信号shgkworg
      目前上海公务员考试笔试以及结束,小伙伴们是时候把面试准备起来了。建议考生可参考2020年上海公务员面试系统课程点击订购进行系统学习。

  一、【热点回顾】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Z市公安局充分发挥数据赋能优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大数据支撑。研发使用疫情防控动态感知预警平台、警务通“Z疫查清”手机APP、Z疫情防控小助手微信小程序等,实现对人、车、物的精准发现和精准摸排,使大数据应用更加实时精准、防控指挥更加科学高效、防范宣传更加明确深入。

  为助力交通部门高速路口的防疫工作,市局信通处仅用30个小时研发出“交通高速口身份核验系统”暨快速过检登记系统,20秒即可完成信息填报、车辆历史信息以及数据的实时统计、查询、导出、上报,替代传统的纸质台帐登记,效率提升87%,大大降低检查站工作人员接触性感染风险,提升了信息准确率和车辆安全通行率。

  Z市公安局基于视融合侦查平台优势,第一时间研发“新冠疫情防控动态感知预警平台”模块,以2020年1月1日以来往来重点地区的数据作为底库,对动态信息进行全维度关联融合分析。只要有第一次进入Z区域的车辆,系统就会自动预警,助力一线民警第一时间落地核实并进行相关的防控措施。桓台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孙敬双感慨地说,疫情防控动态感知预警平台的实时感知和数据分析能力,成为疫情防控的硬核担当。

  二、【热点解读】

  Z市成立疫情防控信息管理平台,群众通过扫码注册的方式就可以完成个人健康信息上报、来淄人员信息采集、社区出入人员登记管理等工作,从而达到了数据分区分层管控、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及时预警处置的目的。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探索了互联网接警模式,做到精准处警,精准投放警力,从而更好地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三、【模拟题】

  疫情防控工作中,Z市公安局研发使用疫情防控动态感知预警平台、警务通“Z疫查清”手机APP、Z疫情防控小助手微信小程序等,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对人、车、物的精准发现和精准摸排。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四、【参考答案】

  Z市利用各种数字化手段,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从而使防控指挥更加科学高效、防范宣传更加明确深入。

  疫情防控过程中,采用数字化手段的方式,能确保在大规模人员流动的情况下,及时掌握过往人员在重点地区的旅居史、停留史、居住史,从而分析他们活动轨迹以及密切接触范围,达到“来车早知道,过客漏不掉”的效果,不仅实现了动态地“防”,也实现了严密地“控”。这样的方式有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实现对人、车、物的精准发现和精准摸排,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排查难度,提高办事效率。与此同时,还能通过这种高科技的形式给普通群众增强信心,从而更好地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部分群众对此不够重视或者不会操作,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阻力。

  第二,新开发的系统如果技术不完善很难保证效果,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本身也是一个挑战,而且疫情防控本身也是涉及多个部门的事情。

  为了能够更好地将这些数字化手段应用到疫情防控中,我们应该做出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第一,加大宣传。政府利用主流媒体以及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各种方式,向群众进行宣传,告诉他们疫情的严重性,同时也要更好地普及这些数字化手段的操作方式。

  第二,加大培训。在各县区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让工作人员切实了解各种数字手段的使用方式以及各种数据的处理,从而让他们能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第三,加强完善。做好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分享,打通信息壁垒,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确保稳定性,科学使用算法,有效避免数据的重复统计和报备。

  第四,加强推广。在Z市使用之后,各地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借鉴,从而保证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利用科学有效的数字化手段解决各种难题。
 

更多上海公考资讯


可添加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shgkworg

、


点击分享此信息:
没有了   |   下一篇 »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0 http://www.sh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皖B2-20110080-10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