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言语理解与表达练习(12)

发布:2013-05-07    来源: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五个部分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作为国家公务员所必须具备的语言文字层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因此应试者要注意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多培养自己以上几方面的能力,落实到具体习题上不仅仅要选对答案,还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以及考察的是应试者哪方面的应用能力。上海公务员考试网特整理发布一系列精解练习题以供考生参考。考生也可结合《2014上海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来指导练习,久而久之便会养成正确的答题习惯,考试时自然就会轻松上阵。
  1.一项针对职场人的理财特别调查显示:工作不到1年的职场人中,八成以上没有进行过理财;在工作2一5年的职场人中,近三成有了基础的理财行为;在工作5-10年的职场人中,近五成开始进行基础理财;而在工作了10年以上的职场人中,近七成都会进行基本理财。
  本段文字意在表明(  )。
  A.中国职场人理财意识淡薄
  B.职场人参与理财的比例与工作时间成正比
  C.获得收益是理财的基础
  D.对于职场新人而言,理财是个崭新的领域
  2.下列括号内的内容按顺序分别填入句中,全部恰当的一组是(  )。
  在张家口正北数百里的地方,是一片平荡的浩茫无涯的高原。高原上没有突兀的大山和幽深的峡谷,最多是些碟子样的浅浅的盆地。到处_____,(①长着丰茂的绿草,②铺着黄澄澄的细沙),大片大片乳白色的羊群在上面蠕动。晨曦中,草原是蓝色的,远看就像(③巨大的,④反映着蓝天的)湖泊,羊群便是飘曳的云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3.下面句子按时间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现在,我又站在这个地方,真是百感交集。
  ②1960年我回到北京。
  ③坐车到了南城,站在那熟悉又陌生的门前,不禁勾起了童年的回忆。
  ④那时候,黯淡的灯光和母亲的叹息使我朦胧地感到不安。
  ⑤一到北京,首先想到的是重访旧居。
  A.③④①②⑤                                B.⑤①④③②
  C.②⑤③④①                                D.②④③⑤①
  4.对后现代文化有一种概括就是:中心变成了边缘,系统变成了断裂,整体变成了碎片,深度变成了平面,价值变成了虚无。在后现代艺术中,复制取代了原创,操作取代了想象,破碎取代了整体,过程取代了作品。艺术形象完全变成了模型的模型、模仿的模仿。
  这段文字反映出作者对后现代文化态度是(  )。
  A.欣然认同                                  B.不能接受
  C.勉强接受                                  D.不置可否
  5.中国科学新闻学会新媒体工作室的报告认为,新技术的出现,使受众接收和接受信息的方式不断发生变化。比如报纸曾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但它需要到特定地方购买;广播出现后,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收听新闻,于是广播又开始大行其道,直到电视的出现;电视可以让人同时接收视听信息,提高了信息接收效率。而网络时代,信息接收效率进一步提高,并使受众得以进行一定表达,因此互动越来越成为媒体信息传播的趋势。
  本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
  A.新技术对传媒方式发展的影响                B.新技术对受众的影响
  C.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变化                    D.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互动性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与解析】
  B【解析】主旨概括题。本段提到的调查结果反映了参加工作时间与理财者比例的关系,即工作时间越长,参与理财的比例越大,B项表述正确。A项属于无中生有的观点性评价;C项“获得收益”也属于无中生有,其与理财的关系自然也无从推知;D项以具体事例充当文段主题,无论其表述正确与否,都不可能是文段的主旨,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择B项。
  C【解析】选自冯骥才《铺花的歧路》。
  C【解析】时间先后顺序:回到北京,想到故居,触情生情,回忆童年,结束回忆。
  B【解析】由文中的“变成了”、“取代了”等动词前后的词语可知,作者对后现代文化持否定的态度。
  A【解析】主旨概括题。通过阅读不难发现,本段文字为总分结构,第一句即为主旨句,主要表达了新技术的出现对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故选项A正确。B项客体把握有误;C项以客为主;D项表述片面。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言语理解与表达练习(11)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sh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皖B2-20110080-10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