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申论热点:从皮蛋风波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发布:2011-07-08    来源: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食物史是一部人类慢慢消除偏见和误会的历史,是一部逐渐探索求同存异的历史。
  每一种饮食文化都是不同的,它们都各自适应着特定的环境条件,包括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若不将之放在更大的文化背景、社会与自然环境下来观察,以己度人,往往南辕北辙。
  和郭美美一样,皮蛋最近也处在争议的漩涡中。
  搞各种评比、评选是人类最喜欢干的事之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近日根据全球公民记者(iRe-porter)的投票就选出了全球最“恶心”的食物。在他们眼中,多种亚洲食物都是恶心的,其中最恶心的是皮蛋。
  皮蛋为何遭此恶名呢?在西方人看来,这种放在泥土里腌渍数月的鸭蛋通体黑咕隆咚,气味刺鼻,口味怪异,评选者说,它尝起来非常恐怖,像一颗变坏了的蛋,“就像是魔鬼煮蛋给我吃”。
  皮蛋成了恶心食物之冠,成了“坏蛋”,作为在中国受欢迎的开胃菜,它的“粉丝”不答应了,群起反击,反唇相讥。人们争说皮蛋如何好吃,不满于别人的妄下断议。真理愈辩愈明,皮蛋愈辩愈有味。并像国家间的贸易报复行动一样,打起了反击战,皮蛋的“粉丝”们在微博上也搞了一个“西方最恶心食物”投票,在西方负有盛名的臭奶酪因其刺激性气味,“荣登”“西方最恶心食物”之冠,有网友甚至说这哪里是食物,简直就是“生化武器”。看着这个“以牙还牙”的投票,让人觉得乐不可支,真像小孩子过家家,反正是报了“一箭之仇”。
  这种中西饮食习惯、文化之不同而导致的“两个世界的碰撞”,很有意思,打打嘴巴官司、口水仗,无伤大雅,唾沫飞溅总比战火纷飞血肉横飞的新闻好。
  说到皮蛋,对我们来说,也算是源远流长,“于兹有年”矣。公元1330年,农学家鲁明善就在他的《农桑衣食撮要》中写了腌盐鸭蛋的方法,冬至后清明前,“每一百个用盐十两,灰三斤,米饮调成团,收于瓮内,可留至夏间食”,这该算是“向皮蛋进军”的第一步吧。1593年,邝廷瑞的农书《便民图纂》也有腌鸭蛋的记载。此后,人们在泥腌鸭蛋的配方中不断探索,加进石灰,发明了制造皮蛋的方法。1633年,戴羲《养余月令》已有关于皮蛋的记载——皮蛋肯定在此前已成人们的盘中餐了。清初蒲松龄在《日用杂记》里提到“高邮皮蛋”时,该蛋早已负其盛名,行走在大江南北的餐桌之上了。
  其实对食物的偏见或者误解、误会,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所在多有。法国人相信过“鸡蛋是难消化的”,大部分家庭的母亲一想到给孩子吃蛋就如同疯了一样。在一些民族,见到鸡蛋还会让人联想到授胎,要禁止姑娘和育龄妇女吃鸡蛋。土豆最早在欧洲被认为是一种不易消化的粘性食物,只适合用来喂猪,有人说吃土豆会造成麻风病蔓延,有人说吃土豆容易胀气,1765年,《百科全书》也认为吃土豆胀气,并写道“对农民和劳动者结实的机体来说,放几个屁又算得了什么。”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抱怨英国人对这种在爱尔兰已被证明很有营养价值的食品竟然不屑一顾。经过灾年饥荒,在法王路易十四的支持下,土豆才公开在法国进行试验种植,后来,国王如形象推广大使一样公开吃土豆,皇后还将土豆花插在头上,土豆才被法国人接受,进行普遍种植。这位路易十四在临终时说过“朕走了,但国将永存”,其实他倒不如说,“朕走了,但土豆将永存”。16世纪,西红柿在欧洲被当做景观植物种在庭院里,因其果实鲜艳光滑,枝条却长满了茸茸细毛,还分泌一种怪味液体,再加上它与曼陀罗、颠茄之类茄科有毒植物出身同一家族,所以,谁也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试试它的滋味。直到18世纪末,一位意大利人“敢为天下先”品尝了西红柿,随后,美国人罗伯特·约翰逊向公众做了吃西红柿的现场表演,才打消人们的疑虑,从发现种植,折腾了两三个世纪,西红柿才爬上欧洲人的餐桌,可比范进中举艰难多了。
  而今天,面对这几种常见食物,再看它们“不堪回首”的当初,一定觉得匪夷所思。可以说,食物史是一部人类慢慢消除偏见和误会的历史,是一部逐渐探索求同存异的历史。
  还有一些食物和吃法,至今令人还有“叹为观止”之感。莎士比亚在《奥塞罗》里说,“现在这食品就像蝗虫一样味美”。在世界许多国家盛行吃蝗虫、白蚁和昆虫的幼虫,根据各自的烹调习惯,或水煮,或油炸,或熏烤,或晒干,或烤熟研成粉末。据说食用昆虫可以刺激人们智力的发展。如法国人吃勃艮第蜗牛,欧美人吃乳油木大毛毛虫(这种火烤毛毛虫还是上层社会鸡尾酒会的“餐前点心”),印尼巴厘岛居民喜欢吃油炸蝴蝶,东南亚某国爱吃酱油拌蟑螂,蟋蟀、蝉是非洲一些国家的佳肴,墨西哥人吃50多种昆虫,中美洲还有“蛾子饼”。对于这类昆虫“盛宴”,于我而言,只能远观遥望,只能抱着“虽然我不会吃你的食物,但我捍卫你吃这样食物的权利”的态度。
  于我们而言,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皮蛋,被评为全球最恶心的食物,网友的不满之情也可想而知。还看到一企业煞有介事地表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评选者本人不是皮蛋消费者,没有亲身感受,敢对其他国家传统食品说三道四,肆意贬损,源于他们的无知和傲慢。”这家企业表示“强烈抗议”,要求取消该评选结果,并向所有皮蛋消费者道歉。我觉得这戏演得有些过了,不是消费者就不能评选了吗?比如搞个毒奶粉评选,我保证很多没吃过毒奶粉的人一定会把票投给三鹿。就像砒霜是剧毒药,你不能因为大家没有“亲身感受”就否认这说法。我倒不认同人家的皮蛋“恶心说”,是觉得那说法值得这样愤然作色吗?人家随便在那里弄个评选,我们大家反手奚落一下也就算了,如此又是强烈抗议,又是要求道歉,有点小题大做,太把那个评选当回事了吧?
  每一种饮食文化都是不同的,它们都各自适应着特定的环境条件,包括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若不将之放在更大的文化背景、社会与自然环境下来观察,以己度人,往往南辕北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阅读本文还阅读:

申论热点:创新社会管理需要从善如流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sh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皖B2-20110080-10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